从“永生”的角度,解读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=mC²

(一)

人世间的学问,归纳起来不外成了此三门:科学、哲学和神学。

其中,科学属于形而下学,局限在眼睛看得见或仪器测得到的层面。一般人们所热衷的理工科,就是最明显的代表,它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认证,又可以重复出现。

而哲学和神学这后两者就属于形而上学了。你看,哲学口说无凭,要靠理性的头脑作分析;而神学就更玄了,它是跟所谓神明的启示连在一起的。这相当于人活在这个有形的世界上,必须对看不见的神明怀敬畏之心,人的直觉功能才能被启动起来。所以当人一直活在眼见为凭的观念里,理所当然就以为哲学和神学不如科学那样靠谱了。

然而,虽然神学、哲学和科学看起来似乎是不在同一条轨道上跑的车,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种从上到下不可分割的关系。甚至于不少的科学难题,如果不是站在更高的源头位置来探索,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。或反过来也一样,从科学的角度,也可以让喜欢探讨形而上学的人,打开视野的窗口,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天上的奥秘。

由此,有人从圣经的角度,把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 E = mC² 这个方程式解读为Eternity(永生)= man(人)与 Christ’s Second Coming(基督的第二次再来)连结在一起。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,这个“永生”的方程式是如何解读的。

(二)

就实质而言,永生并非是“不死“的代名词,它乃是对着人的状态来说的。所谓的得永生,就是指人升华到了避恶除假的最高境界,或者说进入了作一个真正的人之状态。如此的人,良善之心是洁静的,同时也是火热的。这正是永生带给人类的盼望、喜乐和幸福。

对于不少的基督徒来说,“基督的第二次再来”是一个多少年来,一直环绕在信徒的头脑里,巴不得快快实现的历史事件;而对于犹太人来说,他们日思夜盼的就是能够早日见到圣经所说的“弥赛亚”。

尽管不少的犹太人,至今仍然不承认基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,但是大家盼望基督或弥赛亚能够早日“下凡”的心愿,却没有什么不一样。

毕竟现在世界上的人,个个都觉得活得太辛苦了,所以巴不得救世主能够快来翻盘,得以把人救出苦海。

通常,人们也把基督第二次再来的日子,当成所谓的世界末日来理解,这就一点不掩饰地暴露了现代人的矛盾心态:一面害怕“末日”的到来,一面又希望人生有一个美好的新起点。

(三)

随着人类迈进了21世纪,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,我们可以觉察到,所谓“基督第二次再来的日子”,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。

尽管前面就是一个正式跨进新时代的坎,人们并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样的事情要发生。但是,人类即将进入一个空前绝后的文明时代,却无可置疑地必将成为一个事实,就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。

这种圣经与科学不谋而合的链接,正是从21世纪开始以来,人类进入新时代的特征。实际上,可以说我们正活在基督已经笫二次再来的日子里。

不管你以往有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的背景、观点或想法,让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 E = mC²,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看见和能力,拨开云雾见青天,迎见太阳的笑脸。

(四)

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心灵的角度,来探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 E = mC²,还可以这样理解:其中与永生挂钩的m,除了可以把之当 man(人)理解之外,还可以把它解读为 mercy(怜悯),这是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。 因为,怜悯的本质是属于上天的爱,它不存在于人的先天本性之中,是凭着人后天的自由意志对光的回应而来的。 所以,前面所说的“基督的第二次再来”所表达的内涵,就是祂再一次把光带到人间,让人类能够从怜悯的角度,去认识人的本性,以及如何与光和谐地结合在一起。

每当想到古侠小说中的名牌利剑,它拔出之时所发出的那一道寒光,有几个人见了心不慌?实际上,当今人工智能的出现,就像一把把的“利剑”所发出的公义之光,将把一切投机、虚假、自私的人事物,慢慢地自我暴光而最后被送进历史的“垃圾桶”——不信的人就走着瞧。

然而我们要强调的是,“怜悯”并非是“软弱、无用”的代名词,它乃是要人跟上新时代的步伐,用谦卑、温柔、火热的心,与公义、良善、诚信同行。这就是从怜悯中发出来的爱,与从真理中发出来的光的有机结合。它们像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一样,必将洒在新时代每一个人的身上。